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网络配资开户入口
一、什么是麻疹?
尽管我国正接近麻疹消除状态,但国内也有零星报告,今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方有散发病例出现,近期有麻疹患儿就诊于我院晋源院区感染性疾病科,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个病毒,让它远离我们的宝宝。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确定的乙类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冬春季高发,儿童多见,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人类对麻疹普遍易感,感染者90%以上均可发病,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出疹期背部皮疹
展开剩余68%出疹期下肢皮疹
二、麻疹的临床表现
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咳嗽、咳痰、流涕等表现),眼结膜炎(流泪、眼结膜充血、畏光等表现),口腔黏膜斑(又称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少部分可出现肺炎、喉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三、麻疹病毒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无合并症的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都有传染性,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传染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以前驱期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恢复期不带病毒。
麻疹患者通过咳嗽,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排出体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亦可造成感染。6个月到5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四、麻疹的治疗
麻疹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疑似病例应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集中隔离。无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需隔离至出疹后10天,以防止病毒传播。加强口鼻腔护理、退热、保证热量及水分,补充维生素A,积极治疗并发症,中医中药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的对症治疗,可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恢复。
五、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麻疹的风险。麻疹疫苗,我国免疫规划使用的为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有效地预防麻疹。
2.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在日光照射或流通空气中20分钟即失去致病力,56℃ 30分钟可灭活,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处以及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出入应戴口罩,以免发生感染。症状轻、无并发症的患儿可居家隔离。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通畅。
3.注意卫生
麻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酸、干燥、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注意卫生,建议勤洗手,勤更换衣物,换洗后在阳光下暴晒。
4.加强营养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适当进食含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率。
编辑:张玲霞
审核:冯晅 柴文军
文图:感染科 王瑞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络配资开户入口
发布于:北京市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